MBTI十六人格中八维功能详解

MBTI十六人格中八维功能详解插图

在讲八维功能之前

先简单介绍一下MBTI模型,它是由4组相对矛盾的关系组成,即“i与e,s与n,t与f,j与p”。

第一组,i与e,代表性格的总基调。其中,i代表内向,特征是喜欢一个人独处;n代表外向,特征是喜欢与别人互动。

第二组,s与n,代表获取信息的方式(感受)。其中,s代表信息的存储,且具有现实主义色彩;n代表信息的领悟,且具有理想主义倾向。

第三组,t与f,代表做出决定的方式(判断)。其中,t代表理性,f代表情感。

第四组,j与p,代表个人的自我控制力。其中,j代表自控力强,p代表自控力弱。

每个人都会在以上4组中,每组取一个字母,组成一种人格,每种人格由4个字母组成,比如”infp“。每个位置都有2种选择,故共有2×2×2×2=16种人格。

那么如何解读人格呢?

i/e代表性格基调。s/n代表获取信息的天赋,t/f代表作出决断的天赋。j/p代表人格动态倾向。

以我的“intp”人格为例:

基调“i”决定了我的“第一天赋”必定带有“i”的倾向,与之对应的“第二天赋”必定带有“e”的倾向(与第一天赋相反)。

人格动态倾向“p(感受)”决定我的“第二天赋(e)”必定在“s/n”中选择,与之对应的我的“第一天赋(i)”只能在“t/f”中选择。

所以,我的第二天赋为“se/ne”,第一天赋为“ti/fi”。又因为我是“intp”型人格,中间2个字母是“nt”,可推知我的第一天赋为“ti”,第二天赋为“ne”。

16人格测试

测一测您的专属性格:
MBTI十六人格中八维功能详解插图1

 

 

八维功能是MBTI理论中很有意思的部分,八维功能分别是

Si(内倾感觉)——被动地获取信息,依靠“学习”(存储功能)

Se(外倾感觉)——主动地获取信息,依靠“体验”(比如:触觉)

Ni(内倾直觉)——被动地获取信息,依靠“归纳”(从具象到概念)

Ne(外倾直觉)——主动地获取信息,依靠“联想”(发散思维)

Fi(内倾情感)——主动地做出决断,依靠“自我感觉“(以价值观作为感觉源头)

Fe(外倾情感)——被动地做出决断,依靠“他人期望“(并非一味地满足他人情感,关键在于协调)

Ti(内倾思考)——主动地做出决断,依靠“逻辑”(以自我认知作为逻辑根源)

Te(外倾思考)——被动地做出决断,依靠“经验“(事物自身的逻辑)

前4个代表获取信息的能力,后4个代表做出决定的能力。

每一个人格类型都有自己的主要功能(第一功能)和辅助功能(第二功能),以及相对劣势的第三、第四功能。

MBTI十六人格中八维功能详解插图2

十六种人格测试

测一测您的专属性格:
MBTI十六人格中八维功能详解插图1

 

 

MBTI:

迈尔斯-布里格斯类型指标(Myers–Briggs Type Indicator,MBTI)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伊莎贝尔·布里格斯·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·库克·布里格斯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。

该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·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,从而将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付诸实践,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后,编制成了迈尔斯-布里格斯类型指标。

迈尔斯在荣格的优势功能和劣势功能、主导功能和从属功能等概念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出功能等级等概念,并有效的为每一种类型确定了其功能等级的次序,又提出了类型的终生发展理论,形成四个维度。